吉利入股雷诺,是“零和博弈”还是“双赢破局”?

吉利入股雷诺,是“零和博弈”还是“双赢破局”?

吉利又出手了?

11月8日,吉利发布公告,与欧洲老牌汽车巨头雷诺集团签署了一项非约束性框架协议,组建一家全新公司,将整合各自在混合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变速器以及内燃机业务的专长及优势。

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下,雷诺这一波不仅能腾出资金投入电动汽车部门,还能借助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推动其电动化进程,但吉利入股雷诺内燃机部门,这种逆势而动的布局,让不少人都颇感意外。

吉利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新能源化转型,那么它更需要的应该是新能源汽车,但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后,必定是有更加深层的考虑。

汽车一定是开放的全球性产业,否则很难在科技上取得领先地位,闭门造车就是坐井观天,基础技术研究必须基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才有竞争力。

吉利集团也一直坚持“两条道儿一起走”。面对外资品牌,在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的冲击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同时也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通过国际并购来进行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我们其实通过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过程中不难发现,吉利沃尔沃在欧洲联合设立的中欧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聘请欧洲本地的工程师,和中国派出的工程师在当地一同联合研发。

领克便是以CMA架构为基础研发,在面世5年来,领克赢得了近70万用户信赖,价格定位在15万到25万之间,和外资主流品牌一致,远超中国其他的自主品牌的产品价格定位,现在领克最高端产品已经达到40万,其核心目的还是在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各方面协同发展,向先进企业学习,在全面跟随的基础上,再实现局部超越。

那么此次吉利入股雷诺的原因就已可想而知。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在欧洲,雷诺的影响力可谓巨大,也不容小觑,而吉利与雷诺合作,能够借助雷诺在欧洲的影响力,进一步为吉利打开欧洲市场。同时,两家公司在韩国地区开展合作,那么韩国的贸易通道也顺势打开,这无疑是吉利和雷诺的双赢破局。

据悉,吉利和雷诺会基于吉利的 CMA 平台以及吉利的混动技术,推出高效、节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动车型。吉利和雷诺将在韩国市场推出高效、节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动车型,并计划新车将由雷诺三星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 2024 年量产。这一举措,无疑能够帮助吉利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此外,吉利在全球化发展上的布局不止于此。早在2018年,吉利收购戴姆勒集团9.6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持股股东,双方从现有资源与业务的协同发展,延展至探索布局“新四化”创新业务。旗下首款纯电SUV—精灵#1基于吉利的浩瀚SEA技术架构打造,由奔驰设计,吉利负责整车研发制造,已于今年6月上市,同时进入欧洲市场,深受欧洲用户好评。

未来,吉利不仅将在国内市场持续深耕,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也会继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融入“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