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续费,就报废!付费订阅车辆功能,引起众怒!

不续费,就报废!付费订阅车辆功能,引起众怒!

谁想当“韭菜”任人收割呢?

可偏偏有人不仅把大家当“韭菜”,还想着做一顿“韭菜盒子”。

没错,黑马说的正是小牛电动车。提到小牛电动车,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自带流量的创始人李一男、高端电动车品牌开创者、充满智能化设计的二轮车……

不过,种种形容都将化作过眼云烟,以后的小牛只会被打上“韭菜收割机”的标签。

近日,小牛电动车车主们集体吐槽:摊上事儿了——小牛电动车的智能服务APP,需要续费才能查看定位。

据客服回应,小牛电动车的智能服务只有第一年是免费提供,一年后将以每年58元的价格标准进行收取。

(图片源自新车场)

并且,令人大为震惊的是,如果90天后仍然没有续费,那么将面临车辆内置数据卡失效,需要更换中控系统,而且想续费也无门可续的情况。

换言之,不交钱,直接报废车!

这,未免有些“霸道捆绑”吧?

怎么说呢,这就像你买了一台手机,激活系统玩了一年,然后抓马的事情来了。系统提醒,要是你不给手机系统充会员,手机就永远开不了机。

这操作,怎么看怎么迷惑。

要知道,大部分用户都是冲着小牛电动车的智能化服务而付出更多的花费。结果,用着用着,才发现想要享受这样的服务,每年还需要额外付费。

这,搁谁身上谁不觉得自己正是那个“天选大怨种”?

毕竟,买的时候咱可没有提前声明,用大字标注提醒。

但是,不仅在二轮电动车上出现了这种“捆绑式销售服务”的情况,在汽车领域,类似的硬件服务霸王消费条款早已司空见惯。

举个栗子,宝马汽车曾经官方宣布,今后还将针对新车提供订阅式付费解锁升级服务。

也就是说,宝马打算先让你体验一下新车的座椅加热、自适应巡航,以及部分车载娱乐功能。然后,等你爱上这些服务式功能后,再把巨大的镰刀举起,一茬一茬地收割你的钱包。

比如,包月宝马的座椅加热功能,一个月需要多花一百多,长年累月下来又是一大笔。

值得一提,所有的解锁硬件服务,都具有期限性。不能一次性买断服务的后果是,主动或者被动地一次又一次地交钱续费。

(图片源自IT之家)

此外,奔驰、长城、蔚来、小鹏、特斯拉等车企都曾尝试过推出付费解锁硬件服务功能。并且,每一次推行,都伴随着激烈的用户争议。

顺嘴一提,特斯拉在2016年就搞出了这种花样,所以“二轮特斯拉——小牛”可不得学学。

话说回来,明明是车上自带的功能,甚至这些功能本身也是车辆的卖点。但是却要消费者额外花钱,埋下的硬件预装,反倒成了“隐形定时炸弹”。

图片

诚然,为了回血研发费用,各大车企想出了不少“招数”进行薅羊毛。但是,不够规范的定价,事先未作出的标注,都会使得大家体验到“被割韭菜”的欺骗感。

当然,也有部分用户表示,随着车辆智能功能的丰富化,不论是两轮车,还是四轮车,都会出现部分功能冗余,而这种订阅形式,也是将自由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所以,硬件订阅服务究竟是好是坏,还需大家一起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