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董事长称:缺芯减少60万辆,贵电成本最高涨3.5万

长安董事长称:缺芯减少60万辆,贵电成本最高涨3.5万

11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缺芯贵电”对汽车产业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他表示,1-9月,长安汽车损失60.6万辆产量,“缺芯”造成大量半成品库存,“贵电”导致单车成本增加5000-35000元。

朱华荣建议,“国家层面打击个别企业原材料囤货与炒作的行为、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上游原材料资源配置,行业层面推动废旧电池及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


对此,一名接近A股锂矿龙头的高管对媒体表示,朱华荣所说的囤货现象倒不至于,市面上直接加价就可以出售锂产品,碳酸锂产品国内外价格同样都走高,根源在于定价权在澳洲供应商上,再怎么压价也无法压得比成本价还低。


上海钢联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58.75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57.5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00元/吨,连续创出新高。2020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还不到5万元/吨,到2022年初已经猛增至30万元/吨,今年以来,锂资源报价持续走高。

拥有锂矿的企业确实赚得盆满钵满。根据申万行业分类锂资源板块共9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00%,其中两家增速超过1000%。而锂电池板块25家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还有8家同比下滑。


在监管层面,实际上已经多次试图打击囤货行为。工信部今年多次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今年9月份,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强调,龙头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生产企业不得串通定价,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报价机构要规范报价,为稳定价格和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积极作用。


不少车企和电池企业实际上都在不断抢矿。比如特斯拉,该公司CEO马斯克多次呼吁企业家们加大对锂精炼业务的投资,以缓解电池材料短缺的问题。他甚至直言,锂精炼业务就像“印钞票”一样赚钱。随着锂价格飙升,特斯拉也表示会直接大规模涉足锂矿开采及精炼业务。目前,该公司正在就收购几家矿做谈判。

不过,朱华荣在汽车圈也是一直有大胆的言论,属于敢说的车企高管。2014年,朱华荣在一次论坛上就说,自主品牌要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朱华荣还多次提到国家政府应该给予更大支持,“比如在8600万党员内部号召购买自主,也不违反WTO”。此后,朱华荣还多次提议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要带头购买自主品牌。


今年3月底,在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又一次语出惊人,说出了一个预判——“我认为未来3-5年,会有80%的中国品牌关停并转。”此语一出,旋即在行业中引发热议。朱华荣的判断有其根据,因为在过去一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月销量千台以下的品牌有34个,有9个品牌消亡。


但这一判断,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朱华荣对行业淘汰的预言,其实更为业内所知。早在2012年,当时作为长安副总经理的朱华荣就表示,“未来5-10年,只能有5-8家,而且我们认为如果有5-8家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是谢天谢地。”随后几年中,朱华荣也多次作出这种表态。比如在2021年6月,升级为长安汽车董事长的朱华荣说,“我认为,在整个汽车市场,排名数一数二的企业都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有可能会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