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焦议会 | 新能源车大功率充电技术为何亟待加速落地?

汽车焦议会 | 新能源车大功率充电技术为何亟待加速落地?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但充电时效慢仍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大功率充电技术能够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长,提高充电效率,极大程度缓解用户的用车焦虑,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10月2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大功率充电研究与场景应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如何完善大功率充电技术、如何应对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挑战、如何形成完备的大功率充电解决方案等行业关注的重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补能市场需要大功率充电技术

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突破8000万辆,电动汽车巨大且高效的补能需求将进一步凸显。为何推广和发展大功率充电技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

第一、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时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侧重点已由供给侧转换到使用侧。建立完备的充电体系和完善的供电网络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侧的关键任务。

第二,大功率充电技术的进步和标准完善是解决里程焦虑和充电矛盾最重要的必选项。大功率充电技术的创新和标准制定需要多方协同,不仅需要车端和能源端协同创新,更需要政府、企业、行业机构多方协同来确保标准的完善。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应用端来判断标准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

第三,电动汽车的多场景应用决定了充电体系的多元化。同一种充电技术很难应用到不同车辆应用场景中,大功率充电技术应更多考虑面向公共领域和长距离为主的应用场景。

大功率充电待破解的技术难题

技术应用方面,一是整车部件的电池热管理和高压部件成本有待解决。二是要解决动态分配、液冷技术和宽电压,以及大功率对电网负荷的冲击。三是在安全性上如何通过控制整车来避免800A以上大电流对整车和充电桩的影响。四是当电流提升到800A时要考虑整车电线束的布置问题。

应用场景方面,未来的主要场景将以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大城市公共充电站为主。在高速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部署上,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初具完备的充电实施网络。高速服务区用电增长正在加快,截止到2022年1月,全国共有31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占总服务区总数的将近一半,共建充电桩13000多个。

但我国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部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第一,充电桩部署不平衡,70%的公共充电桩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第二,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利用率分配不均衡,不到城市充电桩利用率的1/3,但是到了节假日,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第三,各充电平台间信息不共享、不透明,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易形成桩车分配不均的情况。第四,维护成本偏高,大约是城市端的两倍。

国际大功率充电技术发展镜鉴

在欧洲,欧盟目前正在制定大功率充电标准,主要针对MSC兆瓦级充电基础设施的应用。MSC兆瓦级是专门针对商用车未来的充电标准,其电压和电流标准将会达到125伏和3000A。

2021年,欧盟委员会在欧洲议会提出了《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AFIR)的提案,该提案对欧洲重型车充电基础设施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到2025年,每60公里至少要建立一个总输出功率为1400千瓦的充电站;到2030年,每60公里总输出功率提升到3500千瓦,单体充电功率最低达到350千瓦;到2030年欧洲每个停车场至少建一个充电站。

通过估算,2030年欧洲将在核心地区、非核心地区、停车场、城市节点等共建17314个充电站。然而,欧盟委员会的战略推广计划也面临一些障碍,比如技术和标准化,如何并网,以及信息采集、支付系统等问题。

在张永伟秘书长看来,大功率充电技术的应用推广还需考虑几点问题:第一,要对技术路线、商业化环境、应用场景进行界定,同时对潜在问题进行综合评估。第二,要明确大功率充电在未来整个国家的充电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顶层设计。第三,充电标准是大功率充电应用的重要依据,需尽快做好系统设计,确定统一、完备的充电标准。第四,要加强产业链协同,涉及车-桩-网等各种器件的测试,生态链、服务链等需协同创新,减少短板。第六,推动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地,鼓励坚持公平、开放、兼容的发展环境。他表示,开展大功率充电研究与场景应用的探讨有利于推动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百人会后续将围绕大功率充电发展情况形成专项研究报告,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