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系列突破10万销量 一个露出獠牙利爪的传统车企出现了

ID系列突破10万销量 一个露出獠牙利爪的传统车企出现了

【文/道哥说车 听风吟】我们似乎从没有注意,那些在燃油车时代统治市场的车企,同样在电动化的转型中,悄悄努力,期待一个惊艳所有人的时刻。

前不久,一汽-大众官宣,旗下纯电动家族ID.系列车型累计销量突破来了10万辆。而这样的成绩,特斯拉用了13年,蔚来用了6年。相比之下,一汽-大众的成绩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关注,至少没有“张灯结彩”的印象涌入人们的心间。

当然,10万辆的累计销量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并不算出类拔萃,相比一汽-大众本身的燃油车销量更是微不足道。但这已经说明,在造车新势力们活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个露出獠牙利爪的传统车企,“月销XX”,“同比增长XX”,“造车新势力中排名XX”的自嗨或许应该结束了。

目前来看,一汽-大众全新纯电动谱系中,仅有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车型,前者定位于紧凑型纯电SUV,售价区间18.73-28.73万元,后者定位于中型SUV,补贴后售价25.23-33.69万元。从售价区间看,这两款车在电动汽车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中,25—30万区间中,囊括了众多品牌的主力车型。

但凭借这两款车,一汽-大众却能够达成不到两年实现10万辆销量的成绩,这背后的原因不由得让人深思。不否认,在中国市场,“一汽-大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知名度更是堪称人尽皆知,这些因素让ID系列车型很容易被消费者认识。但也仅仅是“认识”而已。由于缺乏先发优势以及早期油改电车型带来的困扰,消费者对于传统合资车企旗下电动化产品的认知大多是可玩性不高,性价比不足。

某种程度上来说,品牌光环并没有带给ID系列车型多大的助力,而它们却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自然少不了车企的努力。ID系列来自大众专研的新能源MEB平台,这是大众汽车对新能源智能化时代给出的造车答案,完美的规避了“油改电”的痛点,吸收了大众数十年造车经验和数以亿计的用户数据分析,加之传统车企造车工艺及品质保障等方面的经验,也就让ID系列车型能够在被熟知的过程中慢慢被消费者接受,尽管从智能、续航等方面来说,它们做的还不够好。

不过,比起一汽-大众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逆袭,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当初懵懂的市场,造车新势力们凭借先发优势呼风唤雨,自主品牌凭借转型契机大喊“弯道超车”口号的日子或许已经远去了。而比一汽-大众ID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更可怕的是,这一数字背后展现的是:一个露出獠牙利爪的传统车企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直面来自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的围剿。

值得关注的是,一汽-大众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露出獠牙利爪的传统车企。一汽-大众还有一个兄弟叫做上汽大众,同样拥有这着ID系列纯电动车型,尽管不如一汽-大众的战绩好,但仍然不可小觑。而包括本田、丰田甚至宝马、奥迪、奔驰等众多品牌也在逐渐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攻势,新产品纷至沓来,再出现一个“一汽-大众”或许不是一件难事。

我们认同汽车产业变革已经进入了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下半场,但视角收窄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已经步入了下半场,一个合资车企、海外车企纷至沓来的下半场。或许,一汽-大众10万辆ID系列销量的成绩放在整个市场中微不足道,但确实已经成为了合资车企“后发制人”的具象化体现,一汽-大众或许还将带来更多惊喜表现,而压力或许也已经来到了造车新势力或者说众多国产品牌中。